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互联网的脊梁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11-27来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互联网的脊梁

2009-09-22 16:43 刘继安 新浪科技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一键收藏,随时查看,分享好友!

  从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注定要承载起中国教育信息化及互联网建设开路先锋的重担。一连串的第一,不过是这位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艰难中奋进时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足迹。

AD:

 

  从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注定要承载起中国教育信息化及互联网建设开路先锋的重担。一连串的第一,不过是这位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艰难中奋进时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足迹。

  8年,CERNET一步步成长起来,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巨人:拥有1000个集团用户,1000万个人用户。世界第一大校园网、中国第二大互联网--之于CERNET,这些称谓不是顶在头上荣耀的桂冠,而是负在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世界网络技术还有太多的高峰需要攀登,中国教育信息化还有太多的疆域还未开拓……

铸就全球最大校园网

  研究、建设CERNET的想法,最早出现在1993年教育部"211工程"计划草案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高瞻远瞩。"CERNET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如果说火的使用使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互联网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据介绍,1994年1月5日,经过多次协商,国家计委和原国家教委达成建设CERNET协议。3月份完成项目建议书,7月份批复项目建议书,9月份召开可行性论证会,11月份国家计委按特级件批复了这个项目,重大项目以如此快的速度批复,极为少有。CERNET的研究建设历程就这样开始了。

    "那段时间大家都干疯了。因为在网络世界里,时间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到95年底,CERNET示范网建成,比计划提前了一年多。参加验收的领导和专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

"  在CERNET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国家都给了及时的支持。"说起国家的支持和教育部领导的关怀,吴建平教授显得有些激动。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到1996年底,CERNET主干网64K的带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国家及时支持建设了CERNET卫星传输网,使CERNET主干网带宽达到2M。1998年,"211工程"正式启动,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CERNET又增加了28个省级节点,从而通达到大陆的所有省区市,完成了CERNET全国网络的构架。此时,高校中掀起了大规模的校园网建设,带宽又不够用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部领导毅然决定在远程教育项目上,拿出一半的资金支持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CERNET与相关部门合作,采用最新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使CERNET主干网带宽迅速升级到2.5G,省网155G,CERNET主干网的带宽提高了1000倍!为教育信息化搭建了宽广的应用平台。

  最活跃的使用人群、最丰富的网络资源,是CERNET迅猛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通达世界的CERNET刺激了校园网的建设;而越来越多校园网的接入,则迫使CERNET必须快速发展。就是在这种相互刺激与推动中,CERNET越长越大,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建成世界第一大校园网,国家在CERNET上只用了3亿多元人民币,是相同规模互联网建设成本的九牛之一毛,书写了世界互联网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无数人的奉献精神,是全国高校的通力合作。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是自己掏腰包买设备,而所有参与研究和建设的专家,都一直在不计报酬地无私奉献着。

打造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

  中国最著名的两座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相距只有数百米,但是过去一校的教师到另一校去借阅资料,却要花很长时间。清华大学化学系吴国是教授曾对记者说,过去要查北大图书馆的资料,先要到清华图书馆登记排队,时间都耗在准备工作上了。而现在他坐在家里,就可以方便地访问国内外学术机构的最新信息。据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介绍,清华师生对世界著名的工程索引EI的访问率已超过美国著名大学,对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的访问量则与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不相上下。

  CERNET不仅为高校科研上水平提供一个新的基础平台,也给教育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空间。

  在CERNET建设完成之前,全国仅有清华、北大等少数几个校园网,但在1995年CERNET验收时,联网学校已发展到了108所,到目前为止,CERNET已通达全国200多座城市,遍布全国31个省市,主干网带宽2.5G,国际出口带宽近300M,,成为世界第一大校园网,全国80%以上的高校均是CERNET联网单位,受惠人数达1000多万。

  在提供基础线路互联网服务的同时,CERNET支持并直接参与了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建设:建成了一个大型的中国教育信息搜索系统,,建成了总容量达800GB的全世界主要大学和著名国际学术组织的10个信息资源镜像系统和12个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镜像系统,以及一批国内知名的学术网站。此外,CERNET还建成了系统容量为150万页的中英文全文检索系统和涵盖100万个文件的文件检索系统。配合211工程,CERNET还支持了全国152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参与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ERNET搭建的这一软一硬两个信息平台,构筑了中国大学与国际学术界最快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获取最新信息,而且,还可以开展多方的科研合作。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林教授,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通过CERNET他可以方便地与英国的导师、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对于周教授来说,虚拟研究中心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他们正在借助网络,与国内外的学者共同研究一个大的课题,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分工配合。类似的网上虚拟研究机构在中国高校中已越来越多。

  广西大学地处边疆地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据广西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伍教授介绍,最近,该校外语学院与美国MoreHead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英语专业学生都将通过网络获得美国教师的辅导。"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常常有名人前去办讲座,将来这些讲座就可以搬到网络上,我们这些院校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网络与名校学生同步领略名人大师的风采。"广州大学罗晓奔教授说。在一些高校,已经尝试学生在网上互选课程,学分互认。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之间,就进行了这样的探索。而利用网络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在这两年搞得轰轰烈烈,经教育部批准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院校已经达到了67所,他们大部分依托CERNET进行网络授课,注册学生已近100万人。

  在CERNET数不清的重大应用中,网上高考录取不能不提。2001年4月在网上录取系统成果鉴定会上,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这样评价:它从技术层面上为防止招生中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效保障;极大提高了招生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该系统还是高校学籍管理系统、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龙头工程,为构建我国高等人才库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CERNET对网上录取给予了全力无偿支持。每年7至9月,CERNET成立专门的保障小组,确保线路畅通及安全,重要时刻甚至提供专线保障网上录取工作。

  CERNET支撑下的庞大校园网,则为高校学子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从入学注册到交费,从选课到提交作业,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子们在网络环境熏陶中成长,在应用中学习。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张凌教授认为,为学生提供良好信息化环境是教育部门最大的贡献之一,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2002年5月,一个令人兴奋的工程宣告启动:国家安排9亿元国债资金,用一年时间建设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以实现与CERNET高速联网,受惠范围涵盖西部12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借助网络连通世界,共享最优质的教育科研资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始了跨越发展之旅。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及要求,CERNET正在大规模地向各地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延伸着。无疑,它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建设的开路先锋

  1969年,美国军方开始了互联网的研究和建设,并很快延伸到美国的大学。90年代初,美国互联网已经走向社会,开始大规模商业运作时,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致信有关领导:要尽快开展互联网研究与建设!

  1993年,当教育部酝酿CERNET研究建设计划时,中国互联网建设刚刚起步。自始至终参与了CERNET建设的大连理工大学李英壮教授回忆说:"93年我们到北京查资料,跑遍了各大图书馆,有关互联网技术方面的资料寥寥无几,而且都是翻译自国外70年代的成果。我当时的感触很深:我们比国外大大落后了!" CERNET承担起了开拓中国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建设的历史重任。CERNET是完全由我国技术人员独立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计算机互联网。一个个网络关键技术在这里攻克,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

  1995年,CERNET建成了第一个全国范围并有独立国际出口的TCP/IP计算机互连网。同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电子刊物《神州学人》在CERNET上出版;8月,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开通;与此同时,CERNET建设了中国第一批网络信息服务资源和站点。1996年,CERNET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条通达欧洲的互联网线路;同年,提出中文交换码标准ISO-2022CN,成为中国大陆提出的第一个Internet标准RFC1922;1998年CERNET正式参加下一代IP协议(Ipv6)试验网6BONE,同年11月成为其骨干网成员。1999年,CERNET建成了第一个网络紧急响应中心,是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安全并正式提供服务的机构;同年建成我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20001年10月,由CERNET等单位牵头参加建设的我国下一代高速互联试验网络(NSFCnet)在清华大学开通,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高速网INTERNET 2的互联,拉开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序幕……

  设在清华大学的CERNET网络中心,成了中国互联网建设的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乔石、朱镕基、李岚清、陈慕华、雷洁琼、邹家华,朱丽兰、朱开轩、陈至立、路涌详、陈佳耳等,都在百忙中亲自到CERNET网络中心考察建设工作。对外,CERNET则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英国首相布莱尔、微软的盖茨、CA的王嘉廉以及INTEL等众多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纷纷造访CERNET,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信息化建设。

  在CERNET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中,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各项技术后来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各互联网建设中。1998年,CERNET的专家们敏锐地跟进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并于1999年正式建成CCERT,为我国的网络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

  更具价值的是,CERNET在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网络技术人才,每年一届的CERNET会员大会及学术交流会,也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盛会。

  在CERNET的直接推动下,中外信息化学术交流也非常活跃。由CERNET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多达数十起,如每两年一度的中美高级网络技术论坛,每年一度的亚太年会等。今年8月,INTERNET2主席道格拉斯博士,亲临中国参加中美高级网络技术论坛,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献计献策。

  在国际互联网重要组织中,CERNET专家组成员已成为重要成员或领导人:如国际互联网地址委员会惟一中国成员,亚太高速网络组织副主席,亚太网络组织主席等等。

冲进世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前沿

  从1996年起,发达国家就在对互联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由美国政府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NGI,以美国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为主导的Internet2等。随后,日本、欧洲等国家也纷纷投入到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中。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是崭新的,与此相关的各种标准将重写,互联网面临着一次革命。

  "第一代互联网由美国人搞出来并掌握着,美国不仅在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中大获其利,而且牢牢地控制着从科研到经济,甚至从政治到军事各个关键领域。对于未来社会,网络是一个基础元素,如果在这一社会的基本元素上没有发言权,我们永远只能站在从属地位。上一代互联网因种种原因,我们未能占有先机,下一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我们必须掌握主动,在决定未来社会的控制权上要占有一席之地!"吴建平教授说。

  1998年,CERNET的专家敏感地捕捉到了以IPV6为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方向及技术,抽调精干力量积极投入到研究中。1998年,CERNET正式参加国际下一代试验网,并建成了国内第一个IPV6试验床。

  在参与IPV6研究的同时,CERNET专家们积极投入到了试验网络环境的搭建中。在他们的奔走下,国家自然基金委果断拨出2000万主任经费,支持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NSFCNET建设。这是基金委有史以来资助的最大的一个项目。

  如果说在第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中,中国晚了20年。但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探索中,我们却冲进了世界第一方阵。2000年5月,CERNET与美国Internet2签署互联协议,2001年7月,仅仅用了不足一年时间,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建成。

  鉴定会上,专家们对NSFCNET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密集波分复用光传输技术、高速互联网互联及网络技术、高速网络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项目的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将10Gbps DWDM系统用于互联网及光子层的自愈保护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李政道博士参观过这一项目后,向李岚清副总理称赞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与美国的一样好!

  2002年5月,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签署协议,中日下一代互联网IPv6项目正式启动,CERNET作为该项目的中方承办机构。2002年,CERNET多名主要专家成员,担任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战略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制定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规划及方案。与此同时,CERNET专家广泛参与到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中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中。

  可以预见,CERNET将再次引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为中国迎接下一个新经济的到来做好战略准备。

[展望]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充当什么角色?

  CERNET在未来充当什么角色?CERNET的专家们认为,一方面要发挥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的作用,为中国教育信息化服务,另一方面,继续承担起中国互联网发展研究的重任,尤其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艰巨任务。

  配合国家211工程、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CERNET的专家们规划出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基础平台:在网络基础建设上,建设CERNET省域网及城域网,为全国各类学校便捷地接入CERNET做好基础准备。建设高速地区网,网络高速接入节点扩大到20个城市,1G以上高速联网高校达到100所;另一方面,构筑功能完备的高速网络服务平台,为重大网络应用提供支撑平台,完善高校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建设全网范围的认证服务支撑平台、教育资源目录服务支撑平台、网络存储服务支撑平台、网络安全服务支撑平台、网络视频会议支撑平台、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支撑平台;再建10个左右重点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系统、20个左右新的重点学科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化教育将全面实现,为完成国家"十五"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配合机制上的改变,CERNET在强化服务的基础上,已经陆续推出了拨号服务、校园宽带建设服务、基础信息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建立了7*24小时服务中心。人民大学网络中心的董老师感慨地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过去是怕我们找他们,现在是怕我们不找他们,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在CERNET的全力支持下,获得跨越式发展。

  除了教育信息化建设,CERNET专家们承担着更为神圣的重任:规划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蓝图。据悉,在国家计委的领导下,由这些专家担纲,由多部委参与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整体规划即将出台,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及试验环境搭建将全面铺开。询问关于这个更为宏伟的规划的情况,吴建平教授闭口不答,反而提出了更多的超越技术以外的问题:CERNET如何随着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如何随着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将在国家发展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信息技术的下一波大浪将在2004-2005年出现,并造就新的黄金时代,互联网将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成长为一个20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未来社会消除数字鸿沟是当务之急。

——未来战争将从'平台中心战'转为'网络中心战';未来的信息产业将面向网络的应用、服务和产品。

——用于网络计算的芯片、计算机、服务器,基于网络的系统软件、中间件、路由器,以及各类应用和服务将是产业发展重点。

——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转折机会,可使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强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不是传统意义上专家思考的问题。在这些思考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宏伟气魄。

  CERNET8年的发展,是中国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缩影,她的发展历程、她的实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抓住未来教育的脉搏,抓住未来世界的脉搏!